发表时间:2024-12-31 01:26:11 来源:新闻中心
【特约通讯员 窦耀辉】今年以来,麦积区不断夯实水土保持监管基础,多措并举督促区域内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守土尽责,保护每一方水土,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率年度目标任务,切实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加快重点地区治理速度,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落实主体责任,完成治理任务。今年,麦积区共启动实施2024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五龙项目、2024年麦积区麦积镇后崖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麦积区琥珀镇高方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麦积区马跑泉镇三十甸子村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2024年新建麦积区琥珀3#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3234.5万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4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了天水市下达麦积区1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通过治理,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随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完成,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蓄水保土能力慢慢地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和林草覆盖率大幅度的提升,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地增强,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设与发展。
强化宣传教育,筑牢预防“基线”。麦积区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和法规为重点,常态化持续开展培训、座谈、宣传。麦积区水土保持站充分的利用3月1日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纪念日,在麦积区马跑泉市政广场、火车站广场、生产建筑设计企业施工现场等地举行声势浩大的以“强化水土保持、建设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麦积”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舆论环境。在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执法过程中,向生产建筑设计企业及实施工程单位进行现场宣传教育,讲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技术,使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责任感。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水保意识,还有效提升企业落实治理措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水土流失预防监管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筑牢预防监管第一道防线。
注重过程监管,扣好闭环“链条”。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落实靠前服务、指导帮办、清单管理、专人跟踪、台账监控等措施,保障全区生产建设项目从水保方案催报审批、补偿费征收、监理监测落实、验收报备4个环节有专项台账、专人负责,并时时进行数据更新,实现责任到人、环环相扣、有分有合、动态循环闭合监管工作机制,确保全链条、全过程管控到位,切实推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督促全区45个项目完成水保方案编制上报,其中,省部级批复方案5个、市县级批复方案40个。7个项目完成验收报备,区级核查5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25万元。
加强部门联动,奏响水保“合唱”。不断深入探索创新联合执法查处、法院强制执行合作等措施办法,持续深化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合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联席会议,开展手续办理协查、核查,规划、评优、重点项目意见征询等源头管控措施。与检察院协作催缴《天水众安生物食(药)用菌研发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并及时入库,积极努力配合自然资源局麦积分局,对全区矿产资源开发公司进行摸底调查,对依法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积极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不存在相关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和整改问题、矿山绿化恢复成效显著的甘肃华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麦积区东方鑫永采石场,积极推荐申报甘肃省绿色矿山,在全区生产建设项目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统筹生态治理,绘就生态“蓝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分工负责的治理体制,大力实施造林、草原生态修复、封育保护、矿山治理恢复、水源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河道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各类工程建设治理及运行管护,治理成果逐步显现,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截至2024年底,全区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618.34平方公里,其中,梯田79.71万亩、水保林83.74万亩、经济林27.29万亩、种草14.32万亩、封禁19.92万亩、建设谷坊1550道、沟头防护211处、淤地坝17座,全区水土保持目标率达到了85.03%。
1、凡注有“新天水讯”的稿件,均为天水日报社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为“新天水”,并保留“新天水”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新天水客户端(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19 新天水版权所有,未经《天水日报》社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技术保障 谣言举报 地址:天水市麦积区成纪大道中路成纪新城D座邮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09002627号-1
技术维护与支持:天水日报社全媒体技术保障中心 法律顾问:甘肃法茂律师事务所 李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