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1-25 06:56:39 来源:新闻中心
2024年,我局深化学习遵循习生态文明思维,结实建立和饯别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遵循执行中省市关于生态环境维护的各项决议方案布置,继续扛牢生态环境维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治职责,以最坚决的情绪、最严厉的标准、最务实的举动,全力推动水利职业生态环境维护各项作业。依照《南充市委办公室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遵循执行〈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维护作业的定见〉的告诉》要求,对照市水务局在生态环境维护作业方面的详细牵头事项,现将我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维护作业职责执行状况陈述如下。
全面执行第5号省总河长令和第3号市总河长令精力,压实河长职责、夯实管护根底、加强协同办理,实在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用”。一是常态化巡河治河。市级总河长签发第3号总河长令,专题布置河湖维护要点作业,坚持挂帅出征、牵头揽总,演示带动市县村庄四级河长累计巡河6.1万余次,发现并推动整改各类问题1653件、整改率达99.2%,到11月,嘉陵江干流终年坚持Ⅱ类水质,全市12个国省地表水查核断面水质优异份额100%,27条市级河长河流53个查核断面水质均值合格份额和27个出口断面水质均值合格率分别为98.1%和96.3%。二是继续筑牢河湖管护根底。市县两级编制并运用河湖办理维护方针、问题、使命、职责“四张清单”,完结40条河流健康点评效果汇编并录入四川省河湖健康点评体系,完结5条规下河流办理规模划界作业,“十四五”河流健康点评和归入河湖名录河流办理规模划界使命悉数提前完结。三是发动美好美丽河湖建造。印发施行《2024—2025年美好河湖建造规划》,嘉陵江顺庆区段、阆中市段、南部县段等5条(段)河流建成市级美好河湖,高坪区螺溪河归入四川省2025年国家美好河湖储藏项目库。合作编制《嘉陵江(南充市)美丽河湖维护与建造施行方案》,助推嘉陵江(南充段)成功获评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优异事例。
深化展开千江万河整理整治大提高专项举动,常态化标准化展开河湖“清四乱”专项举动和河道采砂监管,全市水域岸线空间使用次序显着提高。一是依法处置河湖“四乱”。全面复核排查河湖库“四乱”问题,依法分类推动事实问题整改,全市整治“四乱”问题242个,整理“乱占”河道岸线公里,铲除阻水片林及高秆作物11.4万平方米,清运修建和日子废物1.9万吨,撤销不合法建(构)筑物约5.2万平方米。南充市嘉陵江岸线整治成效作为全国两个之一、全省仅有正面典型事例被生态环境部推行。二是加强涉河项目监管。依照“水利牵头、职业协同、属地执行”准则,谨防越权批阅、超项目类别批阅、批建不符等行为,累计催促补办大型高速铁路桥、公路桥及市政桥梁等重要的交通根底设施涉河手续105个,整理撤销严峻阻碍行洪安全的经营性厂房、施工营房等建(构)修建、阻水片林等点位38个。三是继续标准河道采砂次序。完结采运砂船只定位体系、采运区域电子围栏和采砂河段视频监控建造,根本完结河道采砂省、市、县三级在线监管、实时告警。展开为期6个月的长江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举动,严厉打击河道违法采砂行为,全市水务体系累计巡查河道5000余公里,查办不合法采砂行为6起,罚款7.4万元。展开涉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4次,有用根绝已整改问题反弹和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顺畅经过第三轮中、省生态环境维护督察。嘉陵区河西砂石堆码场撤除撤销和生态修正作为全省仅有正面典型事例,归入2023年度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
一是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印发《2030年南充市用水总量操控方针(调整)的告诉》,将全市用水总量操控目标科学分化至县域单元。拟定《2024年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方案》,催促首要江河流域河道内水工程办理单位严厉执行管控要求,全市18个水资源调度管控断面日均满意率达90%以上。严厉取水答应办理,加强建造项目水资源证明,57个建造项目完结水资源证明,新办取水答应证45宗,改变取水答应证7宗,连续取水答应证12宗,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合格建造率达88.9%。二是稳固提高小水电整改成效。拟定《南充市小水电站防汛减灾流程图》,进一步清晰了监管要点、监管使命、监管职责。继续提高小水电站大坝标准办理,累计完结了34座小水电站保有的27条大坝注册挂号作业,大坝注册挂号率100%、安全鉴定率100%。累计创立安全标准化小水电站9座。展开全市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提质增效举动,优化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数据传输形式,削减流量数据传输“卡口”,有用提高电站流量数据到报率和准确率,全市小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合格率达90%以上。三是大力施行水土坚持作业。依托阆中市、高坪区和升钟水库等
3个水土坚持监测点,常态展开建造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作业。完结中省水利展开资金水土坚持项目4个,完结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办理4条,推动综合办理水土流失面积203.72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完结“双下降”。四是强力保证乡村饮水安全。依照“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准则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累计出资1.52亿元,新建、晋级会集供水工程222处,工程获益人口84.8万余人。继续强化乡村供水工程管护,执行修理维护资金1575万元,修理维护乡村会集供水工程492处,处理水质存在问题工程127处,获益人口45.75万人。展开乡村供水工程办理标准化标准化创立作业,全市33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完结标准化办理,2090处会集供水工程完结标准化办理,乡村居民用水逐渐从“吃上水”向“吃好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