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9-19 10:21:44 来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地质环境监测是地质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经过4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并列入全国六大社会公益监测网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履行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的政府职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现就进一步做好地质环境监视测定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各级地矿行政主任部门应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的领导。提高对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监测工作保质、保量的正常进行;增强监测工作对政府职能的服务意识,拓宽监测工作服务范围,重点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及评价。
各省(区、市)地矿行政主任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真实的情况和条件,在全国规划指导下,全面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扩大监测研究领域,增加监测研究内容。大力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评价,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同时要继续做好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及时做好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情预测预报工作。
二、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视测定体系。地质环境监视测定机构是分别隶属于各级地矿行政主任部门,协助政府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承担日常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从事技术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完整监测体系。在业务管理上,应采取分级分网的管理方式,同时接受上一级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业务指导,按规定及时汇交监测资料。当前,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组建省(区、市)及以下监测机构的工作要一起进行,并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监测机构应根据地质环境监视测定工作特点和管理方式,并借鉴其他部门具有相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设立。
2.充分利用原地矿部各级监测站网的基础。各级监测机构原则上应在原地矿部省(区、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的地质环境监视测定总站、分站的基础上建设,并将其划归各级地矿行政主任部门管理。有关联的资料、仪器、设备等也应随机构一并划转,未办理交接手续之前,人员、资产等不得调动或调拨。
3.在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和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原则上应建立专门的监测机构,详细情况由省(区、市)地矿行政主任部门依据管理工作的实际要确定。
三、加强地质环境监视测定信息系统建设。各单位一定要保证已建成的信息系统正常运作,不能因机构改革,将其撤销合并或停止运行。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地质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分析处理及提供使用的时效性,加强并完善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更新设备和技术。
四、保证经费投入。地质环境监视测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稳定的日常性社会公益性工作,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因此,各级地矿行政主任部门应保证监测工作足够的经费投入,确保监测资料的质量和时效性。各单位要将中央财政划拨地方财政的地勘费中的监测经费全部用于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级地矿行政主任部门还应根据各地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安排适当专项资金用于监测工作,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