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10-10 14:46:36 来源:bob博鱼
随着北京官厅水库出库流量由每秒3立方米调增至每秒10立方米,永定河北京段日前全面启动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计划统筹引黄水、上游集中输水、官厅水库水等本地水、南水北调水和优质再生水,向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4.3亿立方米,力争实现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进一步促进地表水、地下水协同修复,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
“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说。2019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明确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3个近期治理目标:一是2022年京津冀地区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5.7亿立方米;二是约三分之二地下水超采区实现采补平衡;三是河湖生态补水20亿至30亿立方米。
如何实现这些治理目标?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解释,主要围绕“减”和“增”两个方面,重点采取节、控、换、补、管的综合治理措施。比如,在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增加华北地区河湖水系水量,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从近几年实施情况去看,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以京津冀地区为治理重点,大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行动方案》提出的近期治理3个主要目标均超额完成。据统计,2022年治理区地下水开采量较2018年减少约40亿立方米,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6.2亿立方米。
具体来看,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根据治理区3665眼地下水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通过近5年治理,与2018年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深层承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7%,水位平均回升6.72米。治理区约90%区域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调水补水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以来,通过引江、引黄等外流域调水向治理区供水330亿立方米;77亿立方米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在永定河、潮白河、白洋淀等48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累计补水240亿立方米。
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22年补水河湖有水河长增至2284公里,形成水面面积736平方公里,分别为2018年的2.5倍和2.1倍。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南运河等主要水系先后实现水流全线贯通,永定河连续两年实现全线通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河湖水质普遍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提升。
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节水控水是前提。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认为,必须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贯穿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全面深入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优化供用水结构,切实把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上去、把用水需求降下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必须重视的是,当前,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尚未根本扭转。“近几年治理区降水总体偏丰,引江、引黄等生态补水较为充裕,对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促进地下水水位回升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未来一旦遇降水偏枯或外调水不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仍将面临巨大压力。”王道席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统筹抓好节水控水、水源置换、河湖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回补、严格地下水管控等治理任务,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降低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开发强度,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吉蕾蕾)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的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一起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学技术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继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的人需求的变化。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相信随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