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公开2023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发表时间:2025-04-07 15:59:00 来源:bob球官方下载-水土保持监测

  2023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省水利厅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4年2月23日反馈了督察报告。

  省水利厅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推进整改工作,成立厅主要负责为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顶格推动问题整改工作。制定《贯彻落实2023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印发相关单位和部门,逐项明确问题整改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单位,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推进整改工作。自督察反馈以来,省水利厅党组专题会议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生态文明思想相关联的内容5次,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6次,坚决摆正态度,正视问题,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落实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

  启动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和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等法规规范修编工作。加强取用水监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取用水管理明显问题排查整治行动,以“一市一单”方式反馈各市。深化用水权改革,组织起草安徽省用水权初始分配管理办法,修订安徽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目前我省累计水权交易单数321单,交易水量1.07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升,2023年度我省实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58.2立方米、57.0立方米,比2022年分别下降8.5立方米、0.2立方米,在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排名上升5位。

  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在超采区内新增61个地下水自动监测站,弥补了部分超采区监测站点布局空白。快速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按期完成皖北13个县(市、区)、1346万人地下水水源置换。根据水利部通报,宿州市、蚌埠市、淮北市超采区内地下水水位均止降回升。强化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2024年全省24个重点河湖的36个考核断面生态流量稳定达标,696座小水电站落实生态流量定量监管。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开展对市县全覆盖的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督促生产建筑设计企业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强化河湖长制落实,印发《关于逐步加强涉河湖问题发现整治工作的意见》。指导地方严格落实跨界联合河湖长制,开展联合巡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一同研究制定跨界河湖治理保护方案,强化跨界河湖治理保护。结合省第5号总河长令《关于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令》要求,全面部署河湖库“清四乱”工作,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并限期完成清理整治。印发《安徽省长江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并且开展“蓝盾”专项整治行动,落实省际边界水域和重点水域常态化联合巡查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2024年,在长江安徽段组织了6次大规模专项执法统一行动,及时查处违法采砂行为。

  强力推动水网工程建设,制定印发安徽省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前期工作和建设任务责任表,以《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为引领,统筹谋划省市县水网布局。坚持“两手发力”,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网建设,推进省政府与有关央企的战略合作走深走实。2024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62.7亿元,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全面投入运用,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加快实施长江安庆、芜湖河段治理、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等重点工程。编制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指导意见,2024年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097处,完成投资123.1亿元,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47个问题,已验收销号37个问题,剩余10个问题整改正在序时推进,转办的31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按照《安徽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奖惩工作管理办法》有关法律法规,未发现追责问题情形。

  省水利厅将严格履行水利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夯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扎实推进水网工程建设,一以贯之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加强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强化地下水管理保护,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复苏。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实现“常治”走向“长治”。逐步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为水利高水平发展夯实生态基石。